首頁 > 健康保健 > 健康資訊

陰雨連綿當心情緒感冒 出現4大癥狀要警惕

2013-04-19 11:53 來源:羊城晚報 點擊:

核心提示:近段時間,南粵雨水不斷,同時強對流天氣頻發(fā)。這種天氣氣壓低,容易引起人腦分泌的激素紊亂,誘導精神疾病的復發(fā);而連綿陰雨、太陽久不露面也是導致人的精神心理出現波動的外在因素。因此,心理專家提醒,春季對精神疾病患者來說是一個危險的季節(jié),尤其容易令抑郁癥患者病情復發(fā)或加重。

近段時間,南粵雨水不斷,同時強對流天氣頻發(fā)。這種天氣氣壓低,容易引起人腦分泌的激素紊亂,誘導精神疾病的復發(fā);而連綿陰雨、太陽久不露面也是導致人的精神心理出現波動的外在因素。因此,心理專家提醒,春季對精神疾病患者來說是一個危險的季節(jié),尤其容易令抑郁癥患者病情復發(fā)或加重。

陰雨天,心情也變得灰暗

“醫(yī)生,我最近感覺又不太好了,情緒低落,悶悶不樂。”在廣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神經科門診,一個早上的工夫,潘小平主任已經接診到好幾例抑郁癥病情復發(fā)的患者?;颊邉⑿〗銓ε酥魅握f:“明明前段時間治療得好好的,好像一夜之間又打回原形,心境很糟糕,對什么都不感興趣了。”

潘小平說,這樣的患者最近特別多見,很可能是與春季的陰雨天氣有關。在晴天的環(huán)境里,人們安排的活動較多,心情往往比較愉快。而在陰雨連綿且潮濕的環(huán)境里,因為見不到陽光,心情也變糟。同時,抑郁癥患者又不愿意出門(這種狀況被稱為“精神殘疾”),甚至不愿意出房門。這樣就更加容易讓病情加重。一旦沒有家人陪伴,他們自責、內疚的心情加重,常常覺得生活沒意義,從而喪失生存的欲望而出現自殺事件。

因此,專家提醒患者家屬,在春季更要多關注抑郁癥患者的情緒變化和病情的控制情況,尤其要注意三防——防自殘、防自傷和防自殺。

出現4大癥狀,警惕抑郁癥

在一般人眼里,總覺得是因為戀愛、婚姻、就業(yè)、職場等不順利,才會導致抑郁癥,其實,并非如此。有些人有事業(yè)、有愛情,各方面都不錯,就如張國榮一樣,還是會患抑郁癥。潘小平說,研究表明,抑郁癥患者大腦里的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都比正常人少。由于大腦中神經遞質存在障礙,那些令人開心的事情無法傳輸到大腦里,因而總是高興不起來,而且他們也很容易放大那些不愉快的事情。

潘小平說,在性格上,那些自卑、敏感多疑、多愁善感的人比較容易患上抑郁癥。通常,若以下癥狀發(fā)生兩個星期,影響正常工作、學習和生活,都應該檢查是否患上了抑郁癥。

(1)情緒低落

表現為不愉快、悲傷、痛苦或沮喪,心情很壞、很沉重。有些病人會巧妙地掩飾自己的情緒變化,只有少數病人會主動訴說自己心情不好,高興不起來;

(2)愉快感喪失

無法從生活中體驗到樂趣,他們不會為好天氣、受到贊揚或意外的橫財而高興,所有的歡樂都不能傳送到大腦。

(3)興趣喪失

對以前喜愛的活動失去興趣,離群索居,不愿見人。有些病人看起來興趣仍在,但是他們無法從這些活動中獲得樂趣,從事這些活動的主要目的只是為了消磨時間,或希望能從悲觀失望中擺脫出來。

(4)精力喪失

感到沒有精力和能量,什么也不想干,想做也做不成。有時也想必須振作精神,可怎么也振作不起來,力不從心或根本就沒有動力。加上入睡困難,使得病人極端痛苦。

堅持治療,超過六成病人可治愈

潘小平說,首次診斷出抑郁癥之后,使用抗抑郁藥物9-12個月,約65%的病人可以治愈,重新像正常人一樣工作和生活。

遺憾的是,70%-80%的抑郁癥患者在治療的頭2-4個月就會自行停藥。潘小平說,在用藥兩個月之后,患者的癥狀明顯得到改善。4個月之后大部分癥狀消失,患者就以為治好了,自己便停藥了??墒牵@樣治療是不徹底的,疾病很容易“死灰復燃”。

另外,值得提醒的是,在用抗抑郁藥的頭兩周,可能會有惡心、頭暈等不適,這是因為外來藥物對大腦神經遞質的調整,一旦大腦適應了這個藥量,這些不適的癥狀就會逐漸消失。有經驗的醫(yī)生在首次用藥時就將這些不良反應以及如何處理詳細地告之病人或病人家屬,當病人真的出現這些癥狀時,因為已有心理準備,便不會輕易停藥。

很多病人都關心什么時候能停藥。潘小平說,抑郁癥首次犯病至少用藥9-12個月。在此期間,頭三個月急性期藥量較大,之后進入鞏固期,藥量逐漸減少。至于何時停藥,必須經醫(yī)生評估決定,患者切忌自己停藥。因為醫(yī)治不徹底,有50%的病人會再次發(fā)作。有兩次復發(fā)的病人,75%會有第三次發(fā)作。第三次發(fā)作后,基本上要終身服藥了。

Tags:陰雨連綿 4大癥狀

責任編輯:醫(yī)藥零距離

圖片新聞
中國醫(yī)藥聯盟是中國具有高度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醫(yī)藥在線組織,是醫(yī)藥在線交流平臺的創(chuàng)造者,是醫(yī)藥在線服務的領跑者
Copyright © 2003-2017 中國醫(yī)藥聯盟 All Rights Reserved